晨光電纜:堅持創新驅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 分類:媒體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4-22 09:14
- 訪問量:
晨光電纜:堅持創新驅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概要描述】在美麗的杭州灣口,浙江省平湖市獨山港經濟開發區海邊,坐落著一家專業生產電纜的浙江晨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它還只是一家生產普通電線的小鄉鎮企業,經過36年的發展,它已成為年產值20億元、利稅8000萬元、利潤6000萬元的大型民營企業。以工匠精神打造的晨光電纜精品廣泛應用于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以及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深圳大運會、上海迪士尼、北京APEC、杭州G20峰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冬奧會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公司晉級為國家電網公司第一供應商梯隊,處于國內同類行業前50強,年產值處于平湖市前10強。
公司不斷發展的背后,有技術創新的因素。技術創新的背后有些什么故事呢?
- 分類:媒體資訊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4-22 09:14
- 訪問量:
在美麗的杭州灣口,浙江省平湖市獨山港經濟開發區海邊,坐落著一家專業生產電纜的浙江晨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它還只是一家生產普通電線的小鄉鎮企業,經過36年的發展,它已成為年產值20億元、利稅8000萬元、利潤6000萬元的大型民營企業。以工匠精神打造的晨光電纜精品廣泛應用于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以及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深圳大運會、上海迪士尼、北京APEC、杭州G20峰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冬奧會等一大批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公司晉級為國家電網公司第一供應商梯隊,處于國內同類行業前50強,年產值處于平湖市前10強。
公司不斷發展的背后,有技術創新的因素。技術創新的背后有些什么故事呢?
金金元,浙江晨光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主管公司的技術創新業務。他是浙江平湖人,1966年12月出生,他主持設計了多項技術攻關項目,解決了3大行業技術難題,共獲授權專利40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主持設計了1項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3項省級重大科技專項項目、20多項省級以上新產品新技術項目。
金總總結了他自己從事技術工作以及公司技術創新的三個“精神”:一是學習和靈感的吃苦精神;二是熱愛和執著的堅持精神;三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006年的德國之行,讓在技術創新工作中摸索了好多年的金金元大開眼界,看到了公司和世界頂尖水平的差距?;貒?,他更加勤奮地在電纜理論方面加強學習充電,并及時處理公司生產和銷售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在不斷研發新產品、解決產品生產和使用中出現問題的同時,金金元負責的公司技術中心先后成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企業技術研究院、省級重點企業技術創新團隊。2010年成立中國工程院邱愛慈院士專家工作站,邱愛慈院士是我國高功率脈沖技術和強流電子束加速器專家,對電纜的絕緣輻照技術有深入研究。在公司董事長朱水良的高度重視以及邱愛慈院士的大力支持下,金金元領導的技術團隊組織開展產學研合作,在服務企業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培養企業技術人才等方面,發揮出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另外,公司定期不定期地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和上海電纜研究所等大專大院開展技術合作,每年有一批新產品通過省級以上鑒定,擁有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科技成果。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近30年的摸索,金金元和公司科技團隊的技術日臻精湛,解決了國內同類行業的幾大共性難題。
2013年初,根據國家大力發展智能電網的需求,研發團隊接到公司新產品——“220kV高壓智能測溫電力電纜”的設計研發任務。在邱院士的指導下,以金金元為骨干的研發團隊領銜接受了這個攻關課題。課題組經過四個多月的調研、設計、模具加工、設備改造、現場試制等多個環節,找出了原有電纜生產方式的設計缺陷,幾百次的失敗、幾百次的現場試驗,終于設計出了“一種光纖S形擺動裝置及高壓光纖復合電纜生產方法”,大幅度減輕操作工的勞作強度,效率提高幾十倍,新產品受到了評審專家的高度評價,解決了高壓智能測溫電纜生產中的關鍵技術難題,技術處于國內領先。
另外,“高壓電纜防水牽引頭技術”,解決了高壓電纜敷設中經常出現的牽引頭進水對電纜運行產生嚴重隱患的行業難題;“預扭導體絞合成纜技術”,解決了大規格低壓電纜生產及安裝敷設時易發生扭曲并嚴重影響電纜安全運行的行業難題;“電纜導體直流電阻測試裝置”,攻克了大截面預扭及分割導體直流電阻測試誤差偏大的行業難題……
金金元,這位靠自學獲得大專文憑的中國電纜行業“土專家”,在晨光電纜公司不斷發展的平臺上,通過辛勤工作、學習、科研,成長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和高級技師,成為公司技術創新的“領頭羊”。目前,他帶領公司的技術中心,在公司高層的領導下,在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支持和合作下,圍繞國家大力發展的航空航天、高速鐵路和海洋能源等領域,開發一批填補國內空白、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滿足用戶的特殊要求,朝著更高、更精、更強的方向發展。